2014年,印度尼西亞實施鎳礦出口禁令,此后大批中國企業前往印度尼西亞建鎳鐵廠和不銹鋼廠。另外,由于國內人工成本和環保成本不斷增加,國內企業也順勢將這些高污染和人工密集的企業向東南亞轉移。
但由此引出的一個結果是:當印尼的不銹鋼資源返銷國內,勢必對市場產生很大的沖擊。如何認識、應對這一情況?
我們首先應該明白: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都是不可逆轉的,鋼廠由原來的內地到沿江、沿海,靠近原料、縮短物流,降低成本是企業的生存之道,大勢不可違。
印尼不銹鋼半成品量對比圖
印尼資源回國對中國不銹鋼市場主要有兩大影響,第一是鎳鐵,二是300系不銹鋼。現在建成的一年約有150萬噸,后面規劃的有1000萬噸或者更多,印尼企業可能會全部做不銹鋼,在短期內會對國內304不銹鋼產生較大沖擊。
對這個趨勢,我們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。首先,一個企業最終是要賺錢的,其次,出于成本考慮,國內企業就需要適時調整結構,同時也需要拼技術,把產品做好。第三個,300系得找一個替代的產品,例如經濟型的雙相鋼也是一個發展趨勢。
那么,如何應對呢?一是優化工藝,二是拓寬格局,做好產業的供給和產業的分工,做好自己的渠道、自己的品牌。
縱觀近十幾年國營、外企以及民營不銹鋼廠發展歷史,我們可以看到,一個產業總是在不斷的發展,技術不斷創新的過程中,企業如何提高其自身的競爭力量才是關鍵。
企業要著力思考自己的外部挑戰來自哪里,自己的競爭力又在哪里,時刻要不斷創新、進步。印尼的不銹鋼產品,也有其積極的因素,其技術的進步,或能推動國內不銹鋼企業或者整個行業做出調整,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
淄博聚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,始終堅持工藝創新和技術創新,專業提供不銹鋼原材料產品解決方案,愿與廣大客戶攜手發展,共創未來!